期刊简介
本刊以报道有关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劳动卫生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科研论著、综述及职业病、职业因素所致疾病的预防、急救、诊断、治疗、护理的经验总结等为主要内容。读者对象为各级职防工作者,综合医院医务工作者、厂矿企业的安技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等。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221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26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163.00
杂志荣誉 全国科技期刊三等奖(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221X
- 国内刊号:21-126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粉尘游离Si02含量检测中加标回收的应用及质控要点
以焦磷酸质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SiO,含量,其过程时间长、步骤多,极易导致误差.为提高方法的准确度,控制检测质量,通过向基底尘中加入标准石英尘进行加标回收检测,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控制环节,为评价及日常检测工作提供更加规范、准确的保障.......
作者:汝玲;张炯;王海椒 刊期: 2011- 02
-
串联采样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采样时2支吸收管中间串联氧化管,样品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检测结果与使用CBZ/T160.29-2004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种采样方式的检测结果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串联采样法可以一次采样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前管为二氧化氮、后管为一氧化氮,与使用GBz/T160.29-2004的检测方法相比,可以减少使用一台采样仪器,排除分别采样时采......
作者:孙荣斌;张耕;凌瑞杰 刊期: 2011- 02
-
某化工集团编织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对某化工集团编织袋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相应防护措施的效果.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定量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挤出岗、拉丝岗、织布岗、造粒岗位的工人接触噪声的8h等效声级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其他各检测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限值.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
作者:徐健峰;王健;安刚;张廷剑 刊期: 2011- 02
-
重庆某化肥厂卫生工程防护措施探讨
通过系统工程分析法,探讨某化肥厂作业环境氨浓度、噪声强度超标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卫生工程及整改措施.对整改前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进行对比,验证控制效果.此次整改降低了工作场所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与整改前相比,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氨浓度在吸氨工段下降93.7%,在离心机处下降95.4%.提示卫生工程防护措施作为已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控制的首选方法,在应用过程中......
作者:陈娜;周敏 刊期: 2011- 02
-
某低反射玻璃生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700万m2/年低反射玻璃生产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评价相应的防护措施效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是粉尘,现场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基本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完善可行,防护效果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作者:徐健英;姚骏 刊期: 2011- 02
-
某油田聚合物驱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识别某油田聚合物驱油控制工程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评价结论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可行,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竣工验收.......
作者:宋文青;邵华 刊期: 2011- 02
-
某公司二氟一氯甲烷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依据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方式对某公司二氟一氟甲烷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氟化氢、三氯甲烷、氯化氢、五氯化锑、氯和氢氧化钠,该建设项目的噪声超标,合格率为83%.其余各检测项目的结果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防护效果达到国家......
作者:宋林丽;胡晓雷;阴旅宁 刊期: 2011- 02
-
尘肺病诊断申请受理中几个问题探讨
尘肺病是我国主要的职业病,不仅患病人数多,而且严重损害劳动者劳动能力,影响劳动者的寿命,也是国家与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赔偿的主要职业病.尘肺病诊断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当前,由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申请职业病诊断的人数不断增多,但申请职业病诊断必须提供相关资料.......
作者:赵旭军;刘凯 刊期: 2011- 02
-
280名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结果分析
采用横断面调查,对本市机械冶金行业噪声作业工人的心电图榆查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8年我们对全市机械冶金行业9家企业的1823名在岗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监护榆查,从噪声作业工人(554人)和后勤人员(248人)的心电图检查资料中,随机抽取280、120份作为接触组、对照组.......
作者:王江明;朱鹤芬;宋春风 刊期: 2011- 02
-
亚急性1,2-二氯乙烷染毒致小鼠肝组织氧化损伤的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致肝脏氧化损伤情况,为阐明1,2-DCE中毒性肝损伤的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不同剂量1,2-DCE染毒组(0.35、0.7、1.2mg/L),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1周;然后,取血和肝组织,分别检测血中总胆红素(TB)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肝组织中丙二醛(MDA)、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肤......
作者:石磊;齐莹;高岚岳;王高阳;李革新;吕秀强;金亚平 刊期: 2011- 02
动态资讯
- 1 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对培养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 2 砷暴露对不同发育阶段仔鼠海马SR水平的影响
- 3 工作场所空气中草酸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的改进
- 4 有机磷农药的雄性生殖毒性
- 5 苯职业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及应用
- 6 武汉市公交司机腰椎疾患调查与分析
- 7 2006~2008年山东省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8 接触焦油沥青工人职业性疣赘调查
- 9 静脉输氧对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的临床研究
- 10 苯接触工人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 Vβ亚家族基因多态性分析
- 11 196名职业病患者洁齿前口腔保健知识调查
- 12 浅谈《职业病防治法》在三资企业实施的重要性
- 13 血液净化在重症蜂蜇伤治疗中的应用
- 14 RNA干扰CD36表达对大鼠矽肺组织内Ⅰ、Ⅲ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 15 小儿氟乙酰胺中毒19例分析
- 16 渔轮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 17 某铝合金精密铸件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18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化学危害防护设施现状调查
- 19 青藏铁路大规模人群施工中高原病的防治对策
- 20 铅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