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报道有关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劳动卫生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科研论著、综述及职业病、职业因素所致疾病的预防、急救、诊断、治疗、护理的经验总结等为主要内容。读者对象为各级职防工作者,综合医院医务工作者、厂矿企业的安技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等。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221X
- 国内刊号:21-126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科技期刊三等奖(首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急性CO中毒大鼠脑循环的变化特点研究
关里;赵金垣;毛丽君;张雁林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脑循环,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 与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探讨急性CO中毒大鼠血液循环功能变化特征及其在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腹腔注射CO法、Pulsinelli-Brierley方法制备急性CO中毒模型和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变化特征.结果 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迅速出现循环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分别增加约10%、33%和50%,血液凝固性增强,表现为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增加约35%、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至6.23 s和10.36 s,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则增加1.43倍(均与对照组相比).急性CO中毒模型早期可见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降低约25%,取血后4h仍未见血液凝固,亦未检测到Fib,末次染毒1d后上述观测指标开始逐渐出现逆转,缓慢而隐匿;7~14d后,PTA较对照组增加约1.20倍,PT和APTT分别较对照组缩短约27%和29%,Fib浓度逐渐增加,7~14 d时达高峰,为对照组的1.50倍.结论 急性CO中毒可诱发持续性微循环异常,早期为凝血功能减退,血液稀释,待血中CO排出(末次注射CO1d)后,则出现血液浓缩、凝血功能大幅增强改变,成为诱发脑内微血栓形成的重要生化基础,此变化可能是CO中毒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关键环节,对探究DECAMP的分子机制及早期诊断、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