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报道有关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劳动卫生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科研论著、综述及职业病、职业因素所致疾病的预防、急救、诊断、治疗、护理的经验总结等为主要内容。读者对象为各级职防工作者,综合医院医务工作者、厂矿企业的安技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等。


首页>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221X
  • 国内刊号:21-126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科技期刊三等奖(首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第01期

职业苯暴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郭颖燕;陈坤

关键词:苯, 暴露, 生物标志物
摘要:苯作为有机化学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原料,在生产环境中多以蒸气形式由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主要分布在含类脂质较多的组织和器官,如骨髓、脑髓、脂肪组织和肝脏[1],体内苯主要在肝脏代谢,在肝微粒体上的细胞色素P450(CYP)介导下苯被氧化成环氧化苯.通过对DNA的直接损伤作用,而引起造血系统的损害[2].苯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Ⅰ类化学致癌物[3].发达国家现将苯接触阈值限值-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LV-TWA)降至32 mg/m3以下,美国则降至0.32 mg/m3,我国现行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规定生产环境空气中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 mg/m3,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10 mg/m3[4].1989年至2000年国内期刊报道有28例苯白血病[5].Stockstad等[6]报道在鞋厂工作的工人接触1 mg/m3的苯浓度仍可引起人体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Lan Q等[7]认为40 mg/m3以下苯作业工人易罹患骨髓瘤.苯还可诱导血清活性氧水平,引起细胞成分包括DNA氧化损伤[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