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报道有关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劳动卫生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科研论著、综述及职业病、职业因素所致疾病的预防、急救、诊断、治疗、护理的经验总结等为主要内容。读者对象为各级职防工作者,综合医院医务工作者、厂矿企业的安技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等。
主管单位: 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221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26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163.00
杂志荣誉 全国科技期刊三等奖(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221X
- 国内刊号:21-126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全国科技期刊三等奖(首届)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本刊以报道有关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劳动卫生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科研论著、综述及职业病、职业因素所致疾病的预防、急救、诊断、治疗、护理的经验总结等为主要内容。读者对象为各级职防工作者,综合医院医务工作者、厂矿企业的安技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等。
来稿要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文字精炼、通顺、准确。采用Word文档格式或用A4纸单面打印。来稿务请附单位推荐函,稿件的真实性、 保密性和署名顺序由作者单位负责审核。来稿一律文责自负。
1.1 题名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中文题名不宜超过20个字,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的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12个实词。
1.2 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作者应是在本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对发表论文内容负责的人员。作者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1.1 基金项目 获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和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论文,请附基金项目复印件并在文稿首页下方以“基金项目”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1.4 作者简介 在文稿首页下方第一作者按“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从事工作内容或研究方向”顺序写出作者简介。
1.5 摘要与关键词 论著类稿件写出由“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构成的结构式摘要,其他类稿件写出200字以内的指示性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每篇稿件写出2~15个关键词,并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出现的专业术语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论著、综述类稿件要附与中文一致的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1.6 医学名词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缩略词代表的术语全称,在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写全称后标注缩略语。
1.7 计量单位 按GB1100—1102.1~11—1991《量和单位》规定执行。
组合单位中专用的斜线“/”不得超过1条;单位相同的参数范围,只写出后一个参数的单位;单位不完全相同的参数范围,每个参数的单位都必须写出。
1.8 数字 按GB/T1581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执行。
数值的修约按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及GB1101—199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规则》(附录B 数的修约规则)执行。
1.9 统计学符号 按GB/T11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 第1部分:一般统计术语与用于概率的术语》书写。常用的有:样本的算术平均数(<!--[if !msEquation]--> <!--[endif]-->)、标准差(s)、t检验(t)、F检验(F)、卡方检验(c2 )、相关系数(r)、概率(P)、样本数(n),所有符号均为斜体。
1.10 图表 图、表要少而精,不与正文重复,并应具有自明性。照片请用电子版,要求清晰、层次分明。表要尽量采用“三线表”设计。文中只有1个图(或表)的,用图1(或表1)表示。
1.11 标题 正文中各级标题层次分明,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1、1.1、1.1.1…
1.12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以作者亲自阅读的近期公开发表的文献为准,内部资料、待发表等不得列入。本刊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职业性铅接触者血铅、尿铅、血锌卟啉与工龄关系分析
选取铅接触水平相同的654例职业性接铅作业者在岗期间健康监护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相关指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健康监护相关指标中以血铅阳性率高;工龄与血锌卟啉明显负相关;工龄与血铅、尿铅无明显相关.血铅是铅接触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所示的检查项目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李晓凤;达春和;孙德兴 刊期: 2015- 04
-
罕见的铅铊合并急性中毒病例分析
报道1例因误食所致铅、铊合并急性中毒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并对其采用的多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
作者:郭宝科;杜永峰;李建平 刊期: 1999- 05
-
淄博市职业病疾病谱及发病情况调查研究
汇总2006-2015年职业病信息网络报告和职业病报告卡数据,以确诊职业病病例为分析对象,按职业病种类、地区、企业经济类型、行业、规模等维度分析淄博市职业病发病现状,探讨疾病谱特征、发病规律和特点,寻找防治策略.2006-2015年淄博市职业病新发病例2120例,主要为尘肺病,共1676例(占79.1%);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重点发病行业为煤炭、建材和机械行业;重点发病地区为......
作者:夏猛;李广益;李宁;姜程 刊期: 2017- 04
-
某制药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综合性干预效果评估
某制药企业通过采取管理干预、生活行为干预、作业行为干预等综合措施,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总合格率由干预前的92%提高到干预后的96%;职工对于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和一般健康知识的正确理解率明显提高,干预后,试点企业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健全,措施扎实,效果明显.......
作者:刘丽芬;刘移民;王致;曾文锋;李霜;杨敏;陈青松 刊期: 2015- 02
-
应用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手部氢氟酸烧伤的体会
2006年至2008年我科收治了10例手部被氢氟酸烧伤患者,我们应用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曦;程云飞;戴滨;王中伟;刘晓辉 刊期: 2009- 03
-
汞中毒致周围神经病2例报告
我院收治2例用中药偏方治疗牛皮癣和癫痫而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丹颖;张蕾;朱晓霞;冯克玉 刊期: 2004- 01
-
硫酸铟生殖毒性的研究
采用常规致畸实验方法,给予妊娠大鼠432.80mg/kg、135.25mg/kg、43.28mg/kg(1/5~1/50LD50)硫酸铟经口灌胃染毒,以探讨硫酸铟的致畸效应以及其对雌性大鼠的生殖毒性作用.结果染毒组孕鼠孕末增重明显降低,吸收胎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胎仔仅见个别有卷尾、波状肋、少肋等,未见到腭裂、脑外露、器官缺失等典型畸变;各染毒组成形胎仔的生长发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
作者:曲波;李雪飞;王帆;李庆辉 刊期: 2007- 04
-
某铅锌冶炼区儿童血铅及5种金属元素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某铅锌冶炼污染区儿童血铅水平及血铁、锌、钙、铜、镁金属元素水平.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结合的方法分别抽取暴露区和对照区儿童374名和228名,采集儿童血液样品,使用ICP-MS进行血铅、锌、钙、铜、镁检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血铁检测.结果暴露区和对照区儿童血铅、铁、锌、铜4种金属元素中位数分别为178.67μg/L、412.60mg/L、5.30mg/L、0.87mg/L和67......
作者:何仟;孙承业;孟聪申;李惠玲;周博;张宏顺 刊期: 2017- 03
-
一起氯乙酸作业工人死亡事故原因调查
2001年11月26日我所接到氯乙酸作业死亡工人的家属及其律师的申请,要求对死者死亡原因作出职业病诊断.自此我所对某化工厂及有关证人、医院进行了调查取证.......
作者:杨丽莉 刊期: 2007- 02
-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的修订及其正确使用
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是一种重要的烈性炸药,被广泛使用.我国于1989年首次制定颁布实施了,此后十余年间本标准未作修订,直至2002年颁布实施前,仅对标准格式进行了适当调整,卫生部以GBZ45-2002重新发布.鉴于本标准长时间末作修订,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卫生部以卫政法发[2007]164号文下发通知,将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列入2007~2009年标准......
作者:金庆新;姜向阳;齐虹;俞文兰;董伟杰;徐茗;朱秀安;周安寿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More >
- 1 青蒿琥酯对高温内毒素复合因素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2 28例急性CO中毒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
- 3 二甲基甲酰胺致慢性中毒性肝病1例报告
- 4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2例分析
- 5 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应对资源与工作能力的关系
- 6 某新型速通式货物/车辆检查系统放射防护水平检测分析
- 7 2006-2015年江苏省急性职业中毒发病情况分析
- 8 内网建设信息安全的保障及在疾控系统中的应用
- 9 二甲基甲酰胺对职业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损伤作用
- 10 小功率脉冲微波接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率观察
- 11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实验条件研究
- 12 检修设备中多人急性中毒事故分析
- 13 人工光源紫外辐射强度的检测与评价标准应用
- 14 速效感冒胶囊导致儿童肝损害诊治分析
- 15 Purtscher综合征3例临床报告
- 16 苯接触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
- 17 急性环氧乙烷中毒2例报告
- 18 1例氯化钡溶液烧伤并中毒患者的护理
- 19 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对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研究进展
- 20 高压氧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Ⅱ)